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省内要闻
2025年全国春季鸻鹬类环志监测技术高级培训班
在江苏盐城举办
发布日期:2025-04-29 15:25 浏览次数: 字体:[ ]

4月24至29日,2025年全国春季鸻鹬类环志监测技术高级培训班在江苏省盐城市举办。来自辽宁、上海、江苏、浙江、江西、山东、湖北、广东等省、直辖市近50名具备一定水鸟环志经验的代表参加培训。

本次培训班由全国鸟类环志中心主办,江苏省林业科学院、江苏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承办,旨在规范鸟类环志活动,提升我国鸻鹬类等候鸟迁飞通道保护监测水平。培训内容涵盖了环志技术规程、彩色旗标制作及彩色标记管理办法、卫星跟踪器佩戴技术、鸻鹬类识别、迁飞通道保护监测技术以及野外环志实操等。

鸟类环志是为了研究候鸟迁徙,为候鸟戴上标记的一种研究方法,是用来反映候鸟迁徙动态及其规律的一种重要手段。近年来,我省持续开展鸟类环志工作。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联合盐城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单位自2015年起在江苏沿海连续多年开展鸻鹬类等鸟类环志工作,目前累计环志水鸟46种、近1万只,其中黑腹滨鹬、红颈滨鹬、环颈鸻等环志数量较多。江苏省大丰麋鹿保护区环志站自2017年起在保护区内开展林鸟环志监测工作,主要对象为鹟类、莺类、鸫类、伯劳类、杜鹃类、鸦雀类等林鸟,目前累计环志林鸟90余种、约9000只。江苏位于全球迁徙候鸟种类和数量最多的“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我省鸟类环志工作的开展为江苏沿海鸟类保护与研究积累了关键数据和宝贵经验,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的候鸟及其栖息地保护工作积累了重要基础数据。